作者: 孟欣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4-05-07 09:09
□牡記者 孟欣
春夏之交菏澤花開似海,流光溢彩。進入五月份,一年一度的菏澤牡丹節會系列活動步入尾聲,在國內外游客和本地市民看來,2024年的菏澤牡丹節會盛況超越了以往歷屆,而菏澤文旅產業的崛起也絕不是偶然,是用心經營、久久為功的厚積薄發。
“文旅+百業”,融合延展旅游產業鏈條
4月30日,2024菏澤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2024年菏澤牡丹節會在總結以往辦會經驗的基礎上,抓策劃、優服務、廣推介,節會期間全市接待游客總量突破167萬人次,菏澤躋身全國10大熱門賞花城市、居第2位,上榜新京報“網紅城市”潛力榜50強。43項精心準備的主題活動,推出的文藝演出、非遺民俗、文藝展覽、國風體驗、鄉村文旅等多種業態,為廣大游客奉上精彩紛呈的“狂歡節”“嘉年華”。
回顧今年的牡丹文旅策劃,我市更加注重融合辦會,首次在日本島根縣、江蘇常熟市設立分會場,首次提出“四月看牡丹、五月賞芍藥”,進一步豐富牡丹節會的內涵和外延。全方位挖掘展示菏澤地域文化資源,老城曹州流光溢彩,白虎天池風光旖旎,黃河濕地壯麗秀美;17個項目入選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名單,2家景區通過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曹縣漢服、巨野工筆牡丹畫、鄄城魯錦等文創產品越來越火,在備受游客追捧的同時,我市相繼開展了17場專場直播,在各類量大面廣的經貿活動加持下,吸引資本、人才、技術等各方面資源涌進菏澤,充分激發和釋放城市發展活力。
萬物皆可游、處處是場景,文化旅游業能與110多個行業相融合,是沒有邊界的綜合性產業。推動“文旅+百業”,延展旅游產業鏈條,豐富文旅產品供給,給游客帶來更多選擇性、更強體驗感,是我市文旅產業豐富體驗、培育多樣文旅業態的有效途徑。
而關鍵在于如何創新文旅業態,促進文旅與百業百態相融合,變流量為“留量”。
面對這一問題,我市重點突出了“文旅+非遺”“文旅+體育”“文旅+科技”“文旅+鄉村”四個“文旅+”。菏澤是非遺大市,借鑒哈爾濱將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請進中央大街,推出鴕鳥游街、馴鹿表演等獨特民族非遺文化驚艷游客的全新內容,創新謀劃菏澤特色的結合點和融合路徑,高水平打造集“非遺欣賞、非遺研學、非遺體驗”于一體的體驗基地,推出弦索樂、古箏樂、鼓吹樂等優秀非遺節目,加快建設非遺特色旅游城市。
5月2日,2024年全國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山東省選拔賽在鄆城縣水滸好漢城開幕。比賽期間,該縣推出了豐富的旅游活動和多項文化體驗項目,包括非遺英歌舞、武術展演、馬戰等。每天演出100余場,讓游客在欣賞武術比賽的同時,也感受到濃厚的水滸文化氛圍。“文旅+體育”的深度融合近年來持續走熱,已成為新興產業形態。我市將積極探索打造一批文化、體育、旅游融合項目,主動承辦高水平賽事,擦亮本地賽事品牌。
科技為文旅產業創新賦予了更多可能,在“文旅+科技”方面,我市探索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數字科技,為游客營造多維全新旅游體驗。而“文旅+鄉村”方面,我市則深入挖掘名村、名勝、名街等鄉村文旅資源,每個縣區打造3到5個精品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加快推出微度假、自駕游、休閑農業等鄉村文旅業態,組織開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村BA、村超、村晚、村運會等鄉村文體活動,做到有謀劃、有投資、有特色。
為加快釋放“文旅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牡丹盛花期過后,我市把宣傳、引流的重點轉向大田牡丹、芍藥,但受限于交通、休閑等基礎設施短板,景區承載能力不足,成效不夠明顯。下一步,我市將大力發展大田牡丹、大田芍藥旅游,如牡丹區重點打造幾個芍藥園,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積極培育花卉采摘、農事體驗等文旅業態,不斷提高產業附加值。
緊抓要素供給,持續優化文旅產業體系
隨著旅游發展由觀光型向度假型轉變,旅游要素呈現出獨立發展的傾向。只要有條件、有創意,“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的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旅游的核心、引流的關鍵。
比如,淄博燒烤核心吸引物就是“食”,浙江莫干山民宿核心吸引物是“住”。我市下一步將發揮自己的優勢,圍繞各個要素深度挖掘、做足文章。
菏澤美食地域化特色鮮明,每個縣區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但受限于經營分散、標準不一、品牌不強等問題,知名度、美譽度都不夠強。下一步,我市將強化整合引領,由市商務局牽頭,發動行業協會廣泛參與,制定具體認定標準,推進特色美食集聚化發展、精細化提升、品牌化營銷。
據相關部門反饋,今年牡丹節會期間,游客對我市酒店、民宿等“住”的投訴較多,說明在住宿方面,我市基礎設施、管理服務還有不小差距。對此,我市印發了《菏澤市旅游住宿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用三年時間打造15家以上星級飯店、10家以上星級旅游民宿、3家以上高品質酒店,啟動1家五星級飯店新建或新評項目。各縣區要將加大旅游住宿業項目的招商布局力度,提供更多優質住宿產品。
公開數據顯示,87.5%的消費者曾為自己購買文創產品;57.7%的消費者曾購買文創產品贈送他人。目前,我市巨野工筆牡丹畫、曹縣漢服都已獲得了一定名氣,下一步將緊跟時尚潮流和消費者心理,創新推出形式多樣的精致文創產品,爭取每個縣區都有特色鮮明的文創品牌。
傾城而動,以誠待客以信興旅
花開時節,菏澤全城開啟“寵客”模式。
節會期間,我市策劃實施了免費送花、送雨衣、送牡丹奶茶、發放牡丹印章等迎客活動,幾千名志愿者靠上服務,對游客訴求第一時間回應、第一時間處理解決,讓游客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得到廣泛好評。而普通市民也積極自發組織,免費接送游客,熱心分享旅游攻略,免費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種幫助,讓游客乘興而來、暖心而歸。
“誠邀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來菏澤、賞牡丹……”在今年的牡丹文旅高峰期到來之前,市文旅局局長楊東波就來到菏澤東站出站口等游客首度接觸菏澤的區域,向來菏游客送上鮮花和旅游地圖。
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也積極開啟“寵客”模式,如4月1日至5月15日,外地來菏車輛輕微違法,菏澤交警部門只糾違不處罰。交通部門則增開5條賞花專線,不斷提升交通運輸保障和服務品質。城管部門全面落實細化環境衛生提升、園林綠化提質、亮化增彩提效等工作,在丹陽橋和人民路、丹陽路兩側栽種、擺放30000余盆盆栽。
市場監管部門持續開展牡丹節會價格監管活動,嚴肅查處捏造和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確保市場價格穩定,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來到菏澤,“菏澤歡迎您”“中國牡丹之都歡迎您”等歡迎語和牡丹元素裝飾在菏澤牡丹機場、菏澤東站、菏澤火車站內外和菏澤高速口處隨處可見,游客第一時間感受牡丹花開的氣息和好客菏澤的滿滿誠意。城區主要街道公交站牌和路名牌上,牡丹圖案嬌艷動人。“讓世界愛上菏澤牡丹”“因為牡丹花 愛上菏澤城”等字樣出現在菏澤大街小巷,牡丹節會的氛圍拉滿,整個菏澤彌漫著牡丹的芬芳。
各景區也合理規劃周邊臨時停車位,盤活啟用停車位4000多個,通過及時公布自家園最佳觀賞期、優化園區種植、改造基礎設施、增設游樂設施和優化服務等方式,提升來菏游客體驗感。
牡丹花已謝,芍藥正妖嬈。在剛剛結束的“五一”小長假期間,不管是在菏澤城區的曹州牡丹園、大田芍藥種植基地,還是各縣區的芍藥觀賞區點,熱度依舊“爆表”,繼牡丹怒放迎賓后,芍藥花海再迎賞花人潮,來菏澤共赴一場繁花似錦、文化尋根、詩意生態、英雄俠義、民俗體驗、紅色初心之旅,仍正當其時。